李新校长做校园文化理念讲解
九十五中学益中学校教育教学及制度讲座
会议内容:
李新校长发言:我和咱们顾问团队的成员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九十五中益中学校的行政会。今年2月份西青区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就到一中找到我谈论合作办学的这件事情,希望可以利用一中和益中的资源尽快提升西青区教育质量和水平。这几年西青区对教育的投入可能超过了60个亿,新建了不少学校,希望借助其他高质量的学校,能够提升西青区整体的教育水平。所以就希望天津一中益中学校到西青来办学,对于托管学校实际上现在西青区还有南开敬业学校托管中北中学,都是通过这些方式来提升教育水平。
上次在班子会议当中我也提到了,区委区政府、教育局还有我们学校自己都保有各自的想法和考虑,作为我来讲,我觉得托管不是个简单事情,不是一个生拉硬拽或者非常简单的方式就把一中、益中学校的所有东西直接套用到九十五中的管理中去。咱们九十五中的托管方式不能是一个从零开始的管理,而比如天津益中西青学校是一个从零开始的新学校,可以直接把各种校园文化、学校理念等等植入到学校中。所以,我和顾问团队最近在初始阶段一直在了解学校的一些情况,比如九十五中学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是怎么开展。从历史角度的来说,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这就告诉我们一个水土服与不服对于事物发展的一个道理。天津一中益中学校是一所优秀的学校,九十五中学也是优秀的学校,当然如果从现在一中学校在天津市的知名度或者每年的招生分数、毕业生质量等等方面还是靠前的。但是我们九十五中学坐落在西青区这个地域,只局限在咱们这个区域内展示,从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等等方面都有差距。所以其实我觉得一个学校的质量很多的都跟生源和环境有关系。这个生源是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每个学校都每个学校的长处,一中益中学校有办学的积淀优势,九十五中也一定有自己的优势。所以托管是一个挺复杂的事情,如果不能做到协调,那么学校的发展和进步都是不容易的。
无论一个学校也好,一个单位也好,最高级的管理方式是文化管理。文化管理第一个任务就是要统一思想,对事物有共同的认识,大多数人能够认可。所以我们托管团队也在研究学校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教学、德育、管理等工作,最近在研究咱们九十五中的核心价值体系,包括核心理念、办学理念、学生培养目标、办学宗旨等等。希望通过托管可以统一思想,真正能够把这个一中益中文化和管理融入到咱们学校中来,把两个学校的优势融合到一起,办好咱们的学校。我特别希望通过3年的托管,让九十五中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个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关于九十五中学的核心价值体系,我们和张校长进行了交流,教育教学也和王校长和谭校进行了沟通,希望通过沟通接触,交流一下如何把育人、教学抓起来。实际来说,对一个学校文化的了解,必须得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感受,不是简单的看看学校的宣传,那只是文化当中的一种外显性符号体系。
所以真正的文化内涵应该是这个学校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优质的品质,符合我们的行为习惯,以及我们大家对一些人、事、物的意义和重要性的一个总体评价和看法。我想今天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认识一下我们学校的班子成员和所有的中层干部,接下来的工作我们还会有许多需要了解的情况,就可以直接找我们相应的部门和老师开展工作。
接下来我阐述和讲解一下天津一中益中的历史文化、教育、教学等等方面。天津一中在1947年建校,当时的老校长韦力,是全国的优秀教育家。他提出的一中的校训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作风,自理自学的能力。后来在义务教育现代化达标的工作开展时,有人提出这个校训的文革味道太重是不是可以考虑改一下。提出这样的问题,实际上他不了解这个学校的特色,才会有这种看法。这三句话实际跟这个学校整个发展的历史是有关的,天津一中解放前是中国共产党办教育的典范,是公办学校。它不同于南开中学和耀华中学,最初都是私立学校。一中招收的都是平民的、高素质的子弟和干部子弟,文革以前的招生全是男生。所以生源的性质就决定了这个学校它与其他学校不一样。所以韦校长总结一中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这个学校的教训,就是一个方向、一个作风,两个能力。我看咱们学校的校训是“自信勤勉、坚韧自立”,所以两所学校还是有共同的地方。“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一个人,政治要坚定,要长效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让他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中校址最早是英国兵营,铁皮房,冬天冷夏天热,跟现在比条件差太多了,所以不管你是富有还是贫穷,这个作风都得要保持。“自理自学的能力”,实际上回答了一个教育的本质问题,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一中的办学理念是:按照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每一个学生的需求与发展创设优质环境,使之逐步形成可持续成功与恒久幸福人生的重要品质。校训要求我们培养孩子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那么办学理念应该怎么去体现出这种想法呢?所以按照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是符合校训的一个方向,或者说培养人才是为了国家。“为每一个学生的需求与发展创设优质环境”,这就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创造一个优质环境,我们就把它概括为学校的“三风”——校风、教风、学风。校风是:朴实敬德,求真正义,教风:正己修德,谨研善教,学风:自理自学,勇争第一。所谓“勇争第一”不是你现在第一今后一直就是第一,是要自己争取的。我们要一个一就完全继承传统,认认真真一步一个脚印。陈校长曾经在《站在潮头思考原点》中有这样一句话写的非常好,“一旦登舟,即便航程再远,唯有不忘初心,念及彼岸才能淡定执着,不随波逐流,才能勇立潮头”。执着才能不随波逐流,才能始终成功,我们既然做了教育事业。无论前面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和艰难险阻,我们都始终忘记自己的初心。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教育管理者,一定要考虑我们教育的初心,或者说我们教育的偏离了初心有多远。学校的意义就是培养孩子,怎么把孩子教育好,所以初心一定要有,航程再远,你才能够淡定其中。教师的职业生命状态是课程资源,学校的教育是应该建立在教师的健康人格和生命状态,一个老师除了本学科的文化教学,他的德行、言行举止对学校里未成年的学生的影响就是教育。所以我们说一个学校的风气、一个学校的文化是最大的课程平台。只有营造这样的环境,最终才能做到“使之逐步形成可持续成功与恒久幸福人生的重要品质”。可持续成功与恒久幸福的人一定不是急功近利的人、一定不是总想着走捷径的人、一定不是自私自利的人、一定不是损人利己的人。他应该是有高贵的品格和人格的魅力,拥有的内涵是勤勉、刚毅、诚实、善良、有着远大的理想,有为他人服务的人格,养成自尊、自律且有包容之心,这样的人才能够持续成功,具有恒久性。所以这样一来,天津一中益中学校的办学理念就出来了,回答了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我说的这些理念就是让我们各位干部了解一中和益中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如何解决学校发展的实际问题。那么学校的特色是什么?实质是什么?特色就是这个学校文化个性的积淀。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行为习惯和共同的价值观。“朴实敬德,求真正义”,就是我们的行为习惯和共同的价值取向,所以说作为一个教育的管理者,从事教育事业应该有这种淡定、安静心态,把自己的事做好。天津一中的培养目标“高尚的品德,健康的身心,出色的能力,服务的精神”这四个方面也体现出了“使之逐步形成可持续成功与恒久幸福人生的重要品质”的理念。为了能够切实落实到工作行动中,就把它进一步分解,分解成为十项育人内容:礼貌、诚实、感恩、爱心、责任、自尊、自强、乐群、善学、尚新。整个理念形成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礼貌、诚实、感恩、爱心、责任”对应着高尚的品德和服务的精神。“自尊、自强”对应的是健康的身心,“善学、尚新”对应的是出色的能力。那天我跟咱们学校的张校长在交流的过程说一定要培养孩子的礼貌行为。什么是礼貌?礼貌这个词怎么出现?礼貌这个词是先有很多行为,这些行为有一个共性,最后给他起了个名字叫礼貌。这就是回到原点去考虑这个问题。用数学的集合概念就很好来解释这个道理,礼貌、行为就是元素,这些元素它有共性,把它提炼出来就等于把这个集合理清了。然后培养目标确定之后,目标还是太高怎么办呢?还是进一步要把它解读成80个字。这80个字如何去落实到育人方面,我认为除了要做到统一思想,第二个就是营造良好的环境。教师管理也很重要,不能让踏踏实实的人吃亏,要做到公平、公正,遇到挫折的时候进行帮助,犯错误时给予充分的空间和时间修正错误,只要踏踏实实、尽职尽责,这个环境才会吸引你。举例来说,岗位设置,考核的标准从4个方面开展,第一个是任职年限,第二个是履职情况,第三个是贡献,第四个专业化。任职年限,一年多少分有上限;履职情况,主要是职称评调。然后贡献力,比如说全国劳模、天津市劳模、班主任工作,都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出来。
我们九十五中的文化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究竟是什么。我们在义务教育现代化达标的时候,我们现在的这些核心品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办学宗旨、学校精神等等,是应付那差事还是自己总结出来的。我会全力以赴,真正想要两个学校一起发展、一起进步,绝对不能特别简单的把现成的文化都直接灌进去,九十五中学拥有这么长的历史,不能不留痕迹就这么抹掉了。所以无论是从虚的东西还是从实的东西,都要认真梳理好了。我今天进行了这些阐述,希望我们大家能够统一思想,对于今后的工作希望各位老师我们彼此能够相互配合,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把九十五中益中学校办好,把教育办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