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全市初中、普通高中毕业年级恢复线下教学。4月25日继初高中毕业年级学生复课开学后,其他年级的孩子们也陆续回归校园。
在经历了漫长的居家生活和线上学习后,学生回到学校上课,对有的孩子而言,适应任务很多,可以说是充满挑战的,同学们也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心理不适应的现象,为了使同学们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疫情后的校园生活,快速从线上学习模式转换到线下学习模式,心理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一些适切性的建议,从而帮助同学们做好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顺利完成复课后的学习任务。
适应能力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能力,简单说就是个体依据环境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观念与行为,由相对混乱转变为相对有序的平衡状态,使自己与环境和谐共处的一种能力。
线下开学的主要适应问题
适应学校管理
因为还在防疫期间,学校对学生的校园生活有相对严格的管理要求,例如:必须带口罩、要保持安全距离等、配合学校的核酸检测工作。
规律作息安排
与松散、自由的居家生活相比,复课开学的生活更加有规律。这不仅体现在早上起床和晚上入睡的时间需要调整和固定,还体现在课堂意识的提升和持续40-45分钟的课堂学习。
告别电子依赖
居家线上学习需要依靠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在各种网络平台上完成。同学们习惯了每天穿梭于微信群、QQ群,也熟练地掌握了腾讯会议、腾讯课堂、钉钉等社交软件,复课开学后,重回线下课堂学习模式,要和老师面对面地讨论学习问题,需要同学们下定决心与电子设备“say goodbye”。
学习状态调整
因为在线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大幅减少,学生对之前学习内容的学习效果参差不齐,有的学生也可能会偷懒,老师在课堂反馈不足的前提下难以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些基础不牢,之前学习不认真的孩子面对复课后针对性的练习和新知识的学习可能难以适应。
需要关注学生的以下问题
对回校复课是否抵触
有的孩子很适应居家学习,觉得居家学习更加自由,对于返校开学很抵触,不愿意去学校。可能表现为抱怨过多,比如:认为复课的相关政策不合理;去学校学习没有啥用,还不如自学;课堂听讲效果不好,被同学打扰等等。
情绪状态问题
学生从超长假期、网络学习中回到学校学习,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发生很大变化,“适应性不良”问题比较突出。这样的孩子多数会在情绪上有所表现,老师、家长一定要接收孩子发出的这种信号。
学习状态问题
课堂听讲和完成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可能会跟同学聊天,或者独自“神游”。回家写作业磨磨蹭蹭,过分拖延,甚至影响了正常睡眠和休息。家长的管理和老师的提醒与批评都没什么作用。
心理健康状态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适应能力就越弱。所以之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复课之后的困难会更多。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关照这些孩子的内心感受,保证做好平稳过度。
寻找契机、打造高效学习者
面对复课之后出现的问题,老师和家长既不能轻视,也不要夸大。要更新观念,多做沟通。通过有效的家校合作,携手引导和帮助孩子们逐步回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轨道。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学生的以下几点:
关注学生的情绪、加强引导
我们要让同学们知道无论是怎样的消极情绪都是正常的,都需要我们教师加以引导。并让同学们知道,这些不良情绪是因为我们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应激反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感造成了我们的不适应感,只有当我们觉察我们的情绪,并接纳它,允许它存在,才能更好地面对它。
走出舒适区、实现弯道超车
“舒适区理论”。人们对外界的认识可分为三个部分: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舒适区是指对于自己来说,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习以为常的事物,自己可以处于舒适的心理状态。
学习区是指人们不常接触的甚至未涉足的领域,充满新颖的事物。而 学习区是舒适区的边缘是对我们来说有成就有挑战的事情。
恐慌区是我们觉得有难度,容易畏惧逃避的事情。
其实你从舒适区跳到了学习区,慢慢地,挑战完的学习区也会变成舒适区。以后将会有更大的学习区等着我们去挑战,周而复始,一步步成长。
心理学的小技巧帮助同学们重回线下学习
1.利用记忆技巧进行学习
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同学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利用早上起床,晚上睡觉这个时间来记忆。
2.碎片化时间学习
碎片化时间学习是指同学们可以在自己早上刷牙时,等待吃饭时,把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笔记放在你的面前来记忆,重复记忆可以加深巩固对内容的记忆。
3.通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可以看到我们的记忆是先快后慢,由此我们可以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合理安排我们的复习时间,1、2、4、7、15天的复习时间是比较合理的,合理安排我们的复习计划,有利于加深记忆。同学们也可以下载一些app辅助你的复习内容。
4.从学生的主导需要入手,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入手,想方设法阐明所学知识与他们未来的生活、未来的发展的利益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意义而产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以推动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5.培养学生的志向、进行理想教育
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培养学生的志向,进行理想教育。志向是关于将来做什么事,当什么人的有进步意义的意图和决心。志向是理想的初级状态,是个性发展的一种动力。
学会用确定的努力转化不确定的危机,提高适应能力,保持好奇,拥抱变化,找到危机背后的资源,积极创造而变成契机,将改变的契机让学生有成长的可能性。
|